有别于以专业为导向的传统大学教育,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旨在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精神,有见识,有担当的“人”👧🏻。为此🙈🙅🏼,通识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身心双修”,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为中心”,重在“育”而非“教”🔰,鼓励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索👶🏼。从历史到艺术🪃,从杏彩体育到生活,通识教育让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杏彩体育素养🧑⚖️,更好地打造“人文杏彩体育”。
西方文学经典与人文精神
时间:周三 13-15节(1-16 周)
地点:教学楼212
任课教师:田艳
熬夜伤身,但使我快乐🍴,到底要不要熬?要不要在朋友圈宣泄负面情绪?在爱情中🪔,真的是谁先认真谁就输了吗?如果世界上真有后悔药,你吃吗?还有那个经典的难解之题: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进河里🐹,我该先救谁🫲🏻?每当我们不知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事实上,这些在当下生活中遇到的经典问题🕵🏻♂️,我们都可以去问问安提戈涅🧖🏿♀️、但丁、哈姆雷特🎶、浮士德、拉斯科尔尼科夫……
为什么要阅读西方文学经典?
因为所谓经典💥✍🏼,就是能穿越历史的尘埃,为我们的当代生活注入亘古不变的智慧与活力🧙🏽♂️📗。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结,让我们从阅读经典开始👨🦲。
任课教师简介
田艳,20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西方文论及美学,有着丰富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授经验,并具有一定的全校公选课教授经验。博士论文《“新神话”及其自由理念🌿:以德国早期浪漫派为核心》,以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新神话”理论为切入点,在深入研读其核心人物相关著述的基础上,揭示出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文学🏍、哲学以及政治诉求。
“诗意地栖居……”
“西方文学经典与人文精神”以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为核心(主要选取4到5部作品进行深入讲解)⏭,对相关文学思潮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围绕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揭示文学经典所具有的不朽魅力。同时结合当代生活经验,回溯经典,深入探讨文学与自我🦸🏼、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力图集趣味性与知识性、故事性与理论性论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文本细读、课堂问答、课后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