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杏彩推荐的5位教师及团队喜获佳绩,满载而归👳🏽♀️,全部获奖💁。新闻与传播学院郑珊珊讲师获中级组二等奖、竞技杏彩体育学院孙友斌讲师获中级组三等奖、竞技杏彩体育学院吴建忠副教授获副高组三等奖、中国武术学院武冬教授获正高组优秀奖👉🏽、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邱俊强教授获正高组优秀奖。
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省赛部分,该赛事主办单位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承办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大赛目标👨🦳: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该赛事参赛内容为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大赛设置正高组🖕🏼、副高组、中级组。竞赛分为校内推荐、市级大赛两个阶段🧙,各高校可推荐5位教师代表杏彩参加市级竞赛。此次大赛共266个申报项目,78个教学团队及个人进入决赛🕺🏿。
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创新大赛工作,亲临部署,提出以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全程督察🧜🏼♂️。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亲自主抓,具体实施落实,各学院、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工作,为教学创新大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教师发展中心以此为契机,聘请校内外资深专家为全校教师提供系列教学创新培训和专题研讨会,效果显著。
杏彩参赛选手呈现的课程及汇报具有鲜明的杏彩体育特色和亮点:
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注重价值引领👦🏼。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彰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学效果🏋️♀️。深挖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结合女排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中👨🏽🏫,润物无声,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杏彩体育教育教学新模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利用雨课堂、杏彩体育课堂、classin等信息化平台和微课视频、慕课等信息化资源,采取校企合作🧑🦰,开发杏彩体育教学数字化产品。如,武冬教授将自行研发的向量化、可视化功法、步法“太极平衡仪”用于太极拳教学训练及评价👷,吴建忠副教授将“功夫大师系统”用于跆拳道教学训练及评价等👨🏻✈️,基于OBE教学理念🪹,探索杏彩体育教育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3.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倾力打造一流课堂课程🤙🏼。以杏彩杏彩体育学优势学科为核心,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杏彩体育+ 课程建设🪢,全力打造一流教学课程。如,在郑珊珊老师《杏彩体育播音主持》教学团队中🔍,新闻传播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专任教师✪🙋🏿♀️,于线上线下、课堂冰上场馆,为学生呈现一流课程教学,深受欢迎。
此次大赛对杏彩教学改革产生深刻影响:向全校教师普及了教学创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锻炼了参加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师队伍;激发了教师热爱教学、专注教学✬、研究教学的热情🧑🏼🦰🔲;培养了一批潜心教学研究、立志教学改革的教学创新团队。
本次教学创新大赛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进杏彩教学质量提高。全体教师不懈努力🧜🏻♂️,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努力培养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