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延期不返校,停课不停教📝👱、不停研。疫情期间🧳,尽管同学们远在天南海北,但导师们采用各种指导方式,一如既往地认真指导学生完成论文。
体能训练学院 魏宏文老师
魏宏文老师历来重视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工作,疫情期间🧊,更加严格地按照研究生院和体能训练学院的要求和指示𓀗,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电话等等方式👩🦱,集体答疑、单独指导,从论文格式的规范、摘要的写作、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推理分析的逻辑性、在学院论文评审之前,每名研究生至少通过5轮修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学院严格缜密的评审进入到盲审阶段。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 李春满老师
今年论文指导任务相对繁重。鉴于国内疫情管控的情况🌂👩🏽🎨,无法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根据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除在学生撰写论文期间随时进行解疑交流外,李春满老师要求学生必须在1月31日-2月5日上交初稿👎🏼,导师审阅并在论文上进行批注🚨,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反馈意见后学生修改,修改后再次发给导师进行审阅。平均每人进行了2-3次的反馈和修改。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李俊平老师
在疫情期间🎴,面对即将毕业的四个不同方向(运动解剖🩷,健美操,体能,篮球)的硕士研究生🫵,不能像以前那样见面详细说⟹,需要利用网络以文字、语音或者截图等方式进行指导🥦,大大增加了指导的难度💇🏿♂️。虽然在之前给学生的初稿都提过意见🉐,但是在提交论文之前,为了保证每一篇论文都尽量完善,每篇论文还要过几遍🧑🍳,并提出修改意见。基本每天要看两篇以上论文,有时都要看到凌晨一点多🦹🏻♀️。在论文提交截止日🚢,所有论文都顺利提交。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钱菁华老师
钱菁华老师通过腾讯视频在线进行本学期组会,主要内容包括:经典文献阅读解析、科研思路头脑风暴🪨,循证实践案例讨论等。组会上😾,研三的五位同学分享了完成研究生论文,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经验,因隔屏相见,讨论较为激烈,持续了3小时🥠。面对疫情带来的社会需求,团队已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运动康复方法研究🤹🏿♀️。
艺术学院 黄俊亚老师
在指导过程中,黄俊亚老师总结出以下经验😓:学生明确目标和标准。在指导工作初期已将每位学生的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应达到的标准等作出详细计划📗,并要求每位学生明晰;工作时间点前移。在疫情来临之时,按计划于2020年2月5日硕士研究生提交与导师交流后修改4次以上的论文终稿,对未达标准的学生继续指导🏩🔤;认真🧕🏻🚅、负责📴、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态度、水平、能力等不尽相同,对质量达标的论文提出更高要求🏀,对于质量未能达标的学生再进行认真、耐心地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满足指导需求🙎🏿♂️。疫情期间采用网络沟通方式,微信将意见和修改论文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逐一打开意见和全文,教师通过语音一一讲述存在问题和修改意见,对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
中国游泳运动学院 高捷老师
研究生论文指导一直是研究生培养重点🌰。高捷老师针对学生论文开题🏮、文献收集、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论文撰写中出现的问题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开展线上论文指导。针对论文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采用集体腾讯会议的方式,对于少数及个别同学论文中出现的疑问采用微信及微信群的形式🆒,对学生的论文进展中各个阶段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答疑🤼♀️。导师的认真态度与指导方式🧎🏻♀️➡️,不仅使研究生论文指导工作顺利开展,更使得学生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感受到来自杏彩💅🏼、学院及导师的关怀🥷🏼👩🏽🍼!
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 龚丽景老师
疫情期间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交代的任务,交上来的材料质量不好的,打回去重新写;交上来的材料过关的💖,导师修改或者提建议🧖🏽🥚,再打回修改,反复3次以上👨🏽🍼;每周开一次组会,督促学习🌉♤,每次轮一个学生汇报进展🙏🏼;关键时期💆🏼👄,没有条件做试验,改成学生们写综述投稿论文。
心理学院 张禹 李杰老师
张禹和李杰老师研究方向一致,共同指导研究生,形式采用单人和团体,实现个性和共性指导的有机结合。单人指导一般是针对一名学生论文针对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批注,之后再通过微信群文字或语音讨论进一步确定解决方案👩🏿⚖️✧。团队指导一般是针对学生论文的共性问题,如文献🏃♂️➡️、数据统计、论文的后续修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微信群和ZOOM的群聊完成🏍。
竞技杏彩体育学院 张瑛秋老师
疫情期间👙,张瑛秋老师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论文指导:
1.论文批注加微信一对一讲解解决论文中出现的个性问题💆♀️。张瑛秋老师每天仔细阅读1-2名学生的论文,对发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详细批注。再通过微信、语音等方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讲解,并给予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武杨是今年提交论文的冠军班学生🏃♀️,她的技术动作和技战术体系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 ,张老师和武杨连续一个月每天进行视频通话,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讨✣,并最终完成论文🧟。
2.腾讯会议加微信群研讨解决共性问题。张瑛秋老师及时反馈论文中的共性问题🫃🏿,要求大家思考🚶♂️。在每两周一次组会上,统一为学生们讲解,引导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核心问题并进行修改👱♂️。